(中央社記者陳至中台北15日電)第11案全國性公投意見發表會今天登場,對於是否該在國中小實施同志教育,正反方代表聚焦於性傾向是否會受到後天的影響。中央選舉委員會今天舉辦「第11案全國性公投意見發表會第4場」,公投題目為「你是否同意在國民教育階段內(國中及國小),教育部及各級學校不應對學生實施性別平等教育法施行細則所定之同志教育?」正方代表楊郡慈主張,性傾向確實會受到後天影響,青少年還處於不穩定的狀態,應避免實施同志教育。她並提出國內外多個實際案例,因為家人重男輕女、受到性侵、霸凌等因素,導致性傾向轉變,甚至變性,最後卻陷入憂鬱和懊悔。楊郡慈認為,國中小性別不安的孩子,應去瞭解其家庭成長背景,給予適當的輔導,而非用概括性的同志教育引導,剝奪孩子性傾向自然發展的機會。反方代表陳明彥則指出,性別平等教育法所定的同教育,是教導學生認識與尊重不同的性別認同、性傾向,消除歧視。他主張性傾向不可引導和選擇,「不然我們身處異性戀主導的社會,同性戀為何還是存在呢」。陳明彥認為,最新修訂的課綱,已經考慮性平教育的「適齡性」,隨著孩子身心成長逐步加深加廣。他質疑有些人小時候沒學過性別教育,卻憑著自己的政治傾向和宗教信仰,對孩子下指導棋,企圖摧毀性別平等教育法實行多年來,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友善環境。第二輪意見發表,雙方繼續激辯。正方代表楊郡慈指出,反方認為性傾向不會受到後天影響,但他們提出的「性別光譜」論述,卻又說性傾向是流動的,邏輯互相矛盾。楊郡慈認為,國中小學生判斷力仍不足,最擅長觀察和模仿,看到什麼就做什麼,看久了甚至會上癮。同志教育就是引導和形塑教育,和學習數學、英文等知識課程不同,「學英語,不會讓你變成外國人」。反方代表陳明彥表示,同志教育不是鼓勵孩子從事性行為,也不會改變性傾向和性認同。真正的問題是,第11案公投的提案團體,無法容忍學生在校園裡認識性少數族群,甚至在部分宗教團體的宣傳中,提出要以聖經取代性平教材。陳明彥說:「認識差異才能提尊重,無知歧視才是最可怕的病毒。」他呼籲家長多對現行性平課程深入瞭解,並舉出近期新聞報導,例如新北市一所國小家長會發表的公開信,即指出現行教材都符合性平教育精神,對營造校園友善有幫助。(編輯:梁君棣)1071115


文章轉貼如有侵權請告知我們會立即刪除
. . . .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olian5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